儲能行動計劃發布:使我國儲能技術5-10年內處于國際領先
來源:
|
作者:pro58df9d
|
發布時間: 2041天前
|
1008 次瀏覽
|
分享到:
7月1日,國家發改委網站發布了《關于促進儲能技術與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》2019-2020年行動計劃(下稱“行動計劃”)。行動計劃提出,要加強先進儲能技術研發,集中攻克瓶頸技術問題,使我國儲能技術在未來5-10年甚至更長時期內處于國際領先水平。
該行動計劃由國家能源局、國家發改委、科技部、工信部四部門于6月25日聯合印發。
行動計劃是對《關于促進儲能技術與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》(發改能源【2017】1701號,以下簡稱《指導意見》)的進一步落實。
《指導意見》于2017年10月由國家發展改革委、財政部、科學技術部、工業和信息化部、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,該意見指出未來十年內要分兩個階段推進儲能產業相關工作,第一階段實現儲能由研發示范向商業化初期過渡;第二階段實現商業化初期向規模化發展轉變。
行動計劃共6部分16條,包括加強技術研發、完善相應政策、推進項目示范應用以及建立標準化體系等方面,為下一階段儲能產業工作指明方向。
除了未來5-10要使中國的儲能技術處于國際領先水平,行動計劃還要求加大儲能項目研發實驗驗證力度,重點推進大容量壓縮空氣儲能等重大先進技術項目建設,推動百兆瓦壓縮空氣儲能項目實驗驗證示范;繼續推動儲能產業智能升級和儲能裝備的首臺(套)應用推廣;提升儲能安全保障能力建設,在電源側研究采用響應速度快、穩定性高、具備隨時啟動能力的儲能系統,在電網側研究采用大容量、響應速度快的儲能技術。
計劃提出,推動配套政策落地,推進電力體制改革,加快增量配電業務改革和電力現貨市場建設,完善電力市場化交易機制;規范電網側儲能發展,明確電網側儲能規劃建設原則,研究項目投資回收機制,規范引導電力系統儲能健康有序發展;建立儲能項目備案制,按照《指導意見》要求,結合地方實際情況指定地方備案機關,督促地方備案機關建立備案流程、出臺相關規定,指導企業進行儲能項目備案。
計劃提出,推進儲能項目示范和應用,包括儲能在大規模可再生能源消納、分布式發電、微網、用戶側、電力系統靈活性、電力市場建設和能源互聯網等領域的示范應用;積極推動儲能國家電力示范項目建設,重點推動大連液流儲能電站、江蘇壓縮空氣儲能電站和甘肅網域大規模電池儲能電站建設工作;推進儲能與分布發電、集中式新能源發電聯合應用,研究探索信息技術、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與可再生能源、儲能領域的融合;開展儲能保障電力系統安全示范工程建設,電網側將儲能應急電源在嚴重自然災害下作為保底電源,用戶側開展重要用戶儲能應用示范工程建設;推動儲能設施參與電力輔助服務市場,鼓勵儲能設施參與電力輔助服務市場。
計劃還要求推進抽水蓄能發展,調整抽水蓄能電站選點規劃并探索研究海水抽水蓄能電站建設;推進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儲能化應用,組織開展充電設施與電網互動等課題研究,持續推進停車充電一體化建設;完善儲能標準體系建設,健全儲能標準化技術組織,建立與國際接軌、涵蓋儲能系統與設備全生命周期,相互支撐、協同發展的標準體系。(來源:澎湃新聞網)